三大城市群与“人口流动”视角城镇化格局研究
导读
本文从春节后的全国人口城际流动入手,研究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在全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及三者之间的差异。使用百度迁徙的移动互联网定位数据,对三大城市群与全国各地级市在春节后的净流入、净流出特征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三大城市群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三个特征。第一,三大城市群在全国人口净流入总量上仍占较大比例,中部省份的省内城镇化仍未占到主体;第二,三大城市群的影响力都是全国性的,但三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第三,三大城市群各自的中心城市在其中的作用特征各有不同。三大城市群主导的全国人口城镇化仍将延续,应继续优化和拓展其人口承载力,而全国范围内则应有重点地打造若干城市群,其余地区以建设都市圈为首要目标。
本文字数:8293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作者 | 胡婧怡 同济大学
关键词
人口流动;城镇化;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百度迁徙数据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应在我国城镇体系中起到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1]。三大城市群在吸引农村人口转移和推动全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学界共识[2],众多研究表明我国处于流动人口向这三个发展最成熟的城市群集聚的城镇化阶段[3-8]。与此同时,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我国人口过度向城市群集聚带来了城镇结构失调问题,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其虹吸作用下人口吸纳能力严重不足[9]。在我国的城镇化背景下,明晰三大城市群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特征无疑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国城镇化格局的重要基础。目前学界虽对三大城市群在人口城镇化中的作用和特征有所涉及,但多为关于城市群内部人口结构和分布的研究[2、10、11],而对城市群在全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三者间差异的研究还非常匮乏。
众多学者利用人口普查或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的城镇化格局进行了研究,根据统计口径和研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研究使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所表征的城镇化率,研究各类城镇化动力推动下综合形成的城镇化结果,揭示全国城镇体系的结构特征和各级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这是学界普遍认可和采用的方法,但存在“城镇人口”尚未形成统一界定的局限。
第二类研究使用户口不在居住地且离开登记地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数据,研究人口流动推动下的城镇化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户籍制度松动,中国人口流动愈发活跃。有研究表明在城市自然增长、行政区划变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三者中,人口迁移是推动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最大动力[12-14]。流动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是人口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重塑城镇体系的核心力量[15]。因此这类研究从人口流动角度,在流动的空间分布、流动模式、影响流向选择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4-8、15],但其局限在于忽略了户籍已发生改变和迁居时间不到半年的两类人员,难以反映长期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格局。
传统人口调查数据的诸多局限阻碍了对我国人口城镇化格局的科学研究。近年来随着移动数据实现了对个体时空轨迹的获取 [16],陆续有学者基于大数据对全国人口流动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探索,如蒋小荣等、赵梓渝等分别研究了平日城际和春节省际的人口流动时空和结构特征[10、17]。相较存在上述局限的传统统计数据,移动定位大数据动态追踪真实流动于城市间的海量个体,囊括了各城市在长期城镇化进程中吸纳或扩散的各类情况的迁居人员,且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刻画人口城镇化规模和空间格局。
本文采用百度迁徙大数据,从“人口流动”的视角出发,将三大城市群分别作为整体,通过与全国各地级市在春节后的净流入、净流出特征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人口流动推动下的全国城镇化空间格局,认识三大城市群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特征,为优化城镇化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
全国城镇化空间格局
1.1 春节后人口流动反映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
城乡和区域间的收入、就业、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差异推动了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空间特征[15]。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继而形成了“春运”这一规律性、集体性的社会群体时空行为[10],即流动人口于节前返乡,并在节后再次从家乡返回常年工作地。因此,节后人口流动与全国人口城镇化的格局是一致的,反映了各城市在长期城镇化进程中释放或吸纳的迁居人口及其流向。
本文所采用的百度迁徙数据是百度地图及相关应用程序的用户产生的移动定位数据,记录了出行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城市的用户出行记录,包含前文所述传统人口统计数据不包含的迁居类型。选取2019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的357个地级市等省直辖行政单位(后简称“地级市”)自农历正月初七至元宵节后共计14天的人流数据,该时间段的跨地级市中远距离出行以流动人口节后返工为主。
研究以城市流入人口减去流出人口得到的净流入人口为指标,以剔除包含往返两次出行行为的商务、游憩出行的影响。净流入人口为正代表该城市在长期城镇化进程中吸纳迁居人口,为负代表释放迁居人口,从而研究各城市在城镇化中的地位。
1.2 全国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
从节后人口省际流动规模来看,全国31个省份分为了12个人口净流入省份和19个人口净流出省份。节后人口净流入规模最大的5省依次为广东省(1311.7万人)、浙江省(668.9万人)、北京市(370.5万人)、上海市(332.3万人)和江苏省(291.8万人),是93%节后流动人口的流入地。节后人口净流出规模最大的5省依次为安徽省(489.7万人)、河南省(477.0万人)、湖南省(373.5万人)、江西省(358.4万人)和四川省(324.1万人),是63.3%节后流动人口的来源地。
图1 全国节后人口净流入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全国节后人口净流入/净流出热点地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从人口城际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人口由胡焕庸线以东的中西部城市流向各省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图1)。Getis-Ord Gi*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证实了人口流动由中西部地区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大城市群集聚的全国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图2)。安徽和河南是流出人口的首要集中地,其次集中在川渝、湖南、江西、两广的局部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大多数城市和京津两城则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地。
2
三大城市群在全国人口城镇化中的作用特征
将城市群作为整体,从其影响的规模、范围、距离,研究三大城市群在全国人口流动格局中的特征,从而量化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研究中,长三角城市群包含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计16个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包含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共计9个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包含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邢台、邯郸共计13个城市。
2.1 三大城市群在全国的人口流入总量仍占有较大比例,中部省份的省内城镇化仍未占到主体
全国层面,节后共有6940.2万人由非城市群城市流出,其中1644.2万人流入珠三角,1355.1万人流入长三角,341.9万人流入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总共集聚了非城市群城市49.2%的流出人口,可见三大城市群在全国的人口流入总量上仍占有较大比例,是全国迁移人口的主要流入地。
依据我国对经济区域的划分,将非城市群所在的23个省份分为东部4省、中部8省、西部11省[18],分别以省、地级市为单位,从流入城市群的人口的占比,分析城市群对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全国人口城镇化主体方式仍为跨省流动,三大城市群对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
2.1.1 各省人口流动去向分布
以省为单位,观测人口流向分布情况,可以归纳出两个结论。
第一,全国人口城镇化的主体方式仍为跨省流动。计算表明14个省的省内城镇化规模不到总量的50%,中部仅吉林省的省内城镇化占到主体。
第二,三大城市群在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国有7个省份流向城市群的人口规模超过了省内流动的人口规模,包括安徽、江西、湖南、河南、湖北等5个中部省以及广西、贵州2个西部省,其中安徽、江西、湖南、河南是全国人口净流出规模最大的四个省。
图3 各省净流出人口去向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1.2 各地级市人口流向分布
以地级市为单位,观测人口净流出城市的人口流向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对我国城市的城镇化起着重要甚至主导作用。
首先,以流向三大城市群人口占总流出人口比例为指标,分析三大城市群在全国231个人口净流出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中所起作用(图4)。24个城市的该比例大于100%,表示这些城市对于三大城市群外的城市起人口集聚作用,同时其人口又流向三大城市群;64个城市的该比例为50%-100%,表明三大城市群在其城镇化中占了主要地位。
其次,比较城市群主导的城镇化与省内城镇化所起的作用,以流入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占两者之和的比例为指标,研究对象为城市群所在省以外的212个人口净流出城市(图5)。16个该比例大于100%的城市在省内起人口集聚作用,同时其人口又流出到三大城市群;中部省50%的城市(54个)、全国共计88个城市的该比例为50%-100%,即流向城市群的人口大于省内流动人口,三大城市群对这些城市人口城镇化作用超过了省内城镇化。
图4 流向城市群人口占总流出人口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 流向城市群人口与省内流动人口数量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2 三大城市群的影响力都是全国性的,但相互之间有明显差异
从吸引范围、吸引距离和势力范围,分析三大城市群在人口城镇化中的影响差异。
2.2.1 吸引范围
节后净流入人口占总量前80%的地级市为各城市群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以此作为各城市群的吸引范围,分析三者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影响范围的差异。
珠三角城市群吸引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华中以南的53个城市,基本覆盖广西、湖南、江西全省;长三角城市群吸引的人口主要来自于63个城市,在华东和川渝贵地区形成两片影响区域;京津冀城市群吸引人口分布范围在三个城市群中最广,包括88个城市,由湖北、川渝蔓延至东北地区。
图6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吸引人口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由此可知,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吸引范围相对集中,沿海的地理特征导致其腹地只能向一侧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吸引城市则分布相对广而均匀。
2.2.2 吸引距离
以流出城市和流入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作为人口的流动距离,由此计算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所吸引人口的平均流动距离分别为577km、624km、819km,均显著大于全国节后平均流动距离493km。
珠三角和长三角流入人口的出行距离分布特征类似,以中近距离为主,两者500 km以下出行距离的流入人口占比分别为54.4%和49.1%,京津冀仅为23.7%。而京津冀1000km以上出行距离的流入人口占比达到28.4%,珠三角和长三角分别仅为15.0%、17.1%。
由此可知,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流入人口以中近距离为主,而京津冀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对流入人口的吸引距离最长。
图7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吸引人口出行距离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2.3 势力范围
以节后分别净流入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为指标,将各城市纳入净流入规模最大的城市群的节后势力范围,并与以平日连续14天流入人口规模为指标得到的平日势力范围做比较,从而分析三大城市群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各城市的影响力。这里仅以节后对三大城市群均人口净输出的城市为研究范围。
图8 三大城市群平日/节后势力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京津冀在平日的势力范围城市个数最多,为111个,但节后的势力范围城市个数减少至仅74个,珠三角和长三角则相应有所增加(表1)。从节后势力范围拓展城市的分布来看,珠三角节后拓展的城市大多位于长三角的平日势力范围,而长三角节后拓展的城市大多位于京津冀的平日势力范围(图9)。
表1 三大城市群平日/节后势力范围城市个数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9 三大城市群节后拓展的势力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可知,珠三角和长三角虽然在以平日流入量为表征的城际功能联系中不及京津冀,但在以节后净流入量为表征的人口城镇化格局中起着更强的流动人口集聚作用,并且珠三角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大于长三角。
2.3 三大城市群各自的中心城市在其中特征和作用各有不同
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集聚了更多的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市群的发展中起引领和带动作用。选取三大城市群中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作为中心城市,通过和城市群内一般城市比较吸引规模、吸引范围和对不同等级城市的吸引作用,可以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特征各有不同。
2.3.1 吸引规模
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均占各自城市数的1/4,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吸引的非城市群人口规模占城市群吸引总量的50%左右,而京津冀的中心城市吸引的人口规模占到城市群吸引总量的96%,其中北京72%,天津22%,石家庄仅占2%。可见珠三角和长三角显示出以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其它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发育较好;而北京则是京津冀的单一吸引极,河北省的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图10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内各城市吸引人口规模占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3.2 吸引范围
比较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发现三者各不相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大于非中心城市,将城市群的吸引作用向南拓展;珠三角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大小相当,吸引的流动人口更集中在城市群吸引范围的东部地区,而对广西的吸引作用不如非中心城市;京津冀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城市个数约为非中心城市的两倍,拓展了城市群在华中、华东地区的影响力。
表2 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吸引城市数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11 珠三角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吸引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12 长三角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吸引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13 京津冀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吸引范围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3.3 对全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吸引作用
分析节后中心城市对全国主要城市和一般城市的流动人口吸引作用,并与平日做比较,得到中心城市在对不同等级城市城镇化作用中的地位,以及各城市群中心城市之间的差异。本文将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定义为全国主要城市,位于三大城市群范围外的共计27个。
京津冀的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内对各级城市人口城镇化均起着核心作用。
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心城市节后对全国一般城市的吸引人数在城市群中的占比均有所下降且幅度相当,非中心城市对一般城市的城镇化作用在城市群中凸显。
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心城市虽在平日对主要城市的人口吸引量在城市群中占比相当,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该比重在节后略微上升至70%,珠三角则大幅下降至47%。可见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在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中承担了城市群内的主要作用,珠三角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内的作用则相对不突出。
图14 平日吸引一般城市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15 节后吸引一般城市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16 平日吸引主要城市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17 节后吸引主要城市人数占比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利用移动互联网定位的百度迁徙数据反映的春节后全国人口迁徙行为,分析了我国三大城市群在全国人口城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得到的结论包括:
(1)三大城市群在全国的人口城镇化中仍起到主导作用,节后人口流入总量占有较大比例,中部地区的省内城镇化仍未占到主体。非城市群城市49.2%的流动人口流向了三大城市群,有5个中部省份内流向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大于省内流动总量,整个中部地区有一半城市流向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大于流向省内其它城市的人口规模。
(2)三大城市群在人口城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都是全国性的,但相互之间有明显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全国人口城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显著大于京津冀,但吸引范围相对集中。而京津冀虽然在规模上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较弱,但在全国的辐射范围最广。
(3)三大城市群各自的中心城市在其中的特征和作用各有不同。京津冀的中心城市(主要是北京和天津)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担了城市群的绝大部分作用。吸引规模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均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其它城市协同作用的格局。长三角的中心城市还承担了对更广范围和全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影响作用,相比之下珠三角中心城市的这一作用则相对不突出。
3.2 城镇化规划相关内容和策略的讨论
3.2.1 三大城市群主导的人口城镇化或仍将延续,省内城镇化作用将依旧有限
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人口流动仍处于向三大城市群,尤其是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集聚的阶段。
西方学者已对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和倾向性与西方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差异[19、20]。国内学者也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规律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城镇化的规模和分布具有明显的不易发生变化、维持原有状态的顽健性特征,并且三大城市群的拉力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1]。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阶段,本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依旧呈现以省会城市为单核的城镇化格局,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公共服务等优势显著的三大城市群相比人口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三大城市群仍将在全国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省内城镇化作用将依旧有限。
3.2.2 城镇化规划应重点打造若干城市群,其余地区以建设都市圈为首要目标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9个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涵盖和涉及各省区市的231个地级以上城市。参照全球经验,城市群的形成发展首先受到地理区域特征的制约,其次要求在区域内先形成若干都市圈,而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高度集聚又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在我国中西部城市受到第一自然条件制约[21]、人口大规模流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支撑不足等情况下,在区域差异巨大的全国范围内无差别地布局城市群和制定趋同的城市群规划,可能造成城市群概念的泛化和失效。
三大城市群在全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仍将是主导性的,中西部城市发展中的客观局限和我国人口流动的顽健性决定了三者仍将是其势力范围内人口的主要流向地,城镇体系规划必须认识到上述规律。因此全国城镇化体系应在提升三大城市群人口承载力的同时,有重点地打造成渝、长江中游、东部沿海等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城市群,其余地区则以发展围绕中心城市的都市圈为首要目标,逐步提高局部区域的城镇化水平。
3.2.3 三大城市群的人口承载力有待优化和拓展
我国流动人口仍将持续向三大城市群集聚,而有普遍观点认为人口的过度集聚会引发一系列城市问题。但若将城市群区域看作流动人口的承接单元,人口集聚恰恰是城市有序运行的结果,并将反过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系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重点在于通过城市群内部的有效布局提高整体的人口承载水平。目前三大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京津冀城市群内的河北城市未发挥应有作用,而这也恰是人口承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的原因和契机。对于城市群而言,要充分发挥各中心城市对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并通过产业、功能、设施的疏导和治理的一体化,提升周边非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内外人口的吸纳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群区域的人口承载水平。
注释
① 本文的人口规模均为识别出定位数据的百度用户,未经扩样。
参考文献(向下滑动查看)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R/OL].2014-03-16.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
[2]王桂新.迁移与发展: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比较[J].学海,2015(2):47-58.
[3]宁越敏.论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和作用[J].城市观察,2016(1):27-35.
[4]王桂新,潘泽瀚.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3,28(3):4-11+32.
[5]劳昕,沈体雁.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空间模式变化——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5(1):15-28+126.
[6]王新贤,高向东.中国流动人口分布演变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基于省际、省内流动的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19,39(12):1866-1874.
[7]叶明确,任会明.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OL].当代经济管理:1-13[2020-03-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91207.1400.006.html.
[8]余运江,高向东.中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集聚状况研究——基于地级区域的视角[J].南方人口,2016,31(5):57-69.
[9]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4(3):18-30.
[10]赵梓渝,魏冶,庞瑞秋,杨冉,王士君.中国春运人口省际流动的时空与结构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8):952-964.
[11]劳昕,沈体雁,温锋华.长三角与珠三角就业密度分布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2): 137-142.
[12]王放. 我国“三普”至“四普”间市镇人口增长构成分析.人口研究,1993,17(4):11-18.
[13]王放.“四普”至“五普”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构成分析.人口研究,2004,28(3):60-67.
[14]王放.“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人口与发展,2014,20(5):16-27.
[15]刘涛,齐元静,曹广忠.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地理学报,2015,70(4):567-581.
[16] Lu Y M, Liu Y. 2012. Pervasive location acquisition technologi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geospatial studies [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36(2): 105-108.
[17]蒋小荣,汪胜兰.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网络研究——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7(2):35-46+127.
[18]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9.
[19] Salvati L, Serra P, Bencardino M, et al. Re-urbanizing the European city: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during expansion and recession times.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2018, (4): 1-28.
[20]马志飞,尹上岗,张宇,李在军,吴启焰.中国城城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流动规律及其形成机制[J].地理研究,2019,38(4):926-936.
[21]王桂新,潘泽瀚.中国人口迁移分布的顽健性与胡焕庸线[J].中国人口科学,2016(1):2-13+126.
*本文为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
征
集
公
告
烽火七月,向上人生路。青春规划,擘画未来河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直播V站特别邀请全国各大院校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宣讲院校特色专业、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为立志投身于规划事业的同学们架设桥梁,指点迷津,欢迎院校自荐,联系邮箱:www@planning.org.cn,本征集长期有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我国城市群某些指标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三大城市群的创新活力各有特征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文章精选 | 中国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重点梳理与解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